来源:彭博社

在被香港法院颁令清盘后,处于中国房地产危机中心的中国恒大集团正走向清算。

这是许家印创立的这家房企巨头在债务违约两年多后,触及的又一糟糕里程碑,也标志着长时间来拖累经济增长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1. 恒大如何走到了这一步?

许家印1996年创办的恒大依靠大量举债来实现增长。它在房企当中的美元债务规模最大,一度是中国销售最高的开发商。但在中国政府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过度举债后,该公司2020年在债务再融资方面遇到困难。2021年12月,恒大发生债券违约,并由此陷入与债权人为敲定重组计划而进行的旷日持久的谈判。

恒大一家子公司的投资者于2022年6月提起诉讼,寻求对恒大进行清盘。审理此案的法官陈静芬多次押后聆讯,以便让恒大有时间敲定重组协议。但去年9月,在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控制后,恒大的债务重组计划陷入僵局。

1月29日,陈静芬耐心告罄,在香港高等法院对恒大发出清盘令。

2.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香港法院已任命安迈企业咨询(Alvarez & Marsal)为恒大清盘人。

更长期的挑战则在于如何分割这家开发商,其2.39万亿元人民币的负债超过了1.74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其中大部分资产在中国内地。

3. 清盘令对债券持有人意味着什么?

该判决是否会被中国内地承认还有待观察。恒大的大部分项目由当地子公司运营,境外清盘人可能很难接管。在此过程中,恒大在内地的建筑工程、房屋交付和其他活动可能会继续开展。

恒大债券走势表明复苏希望渺茫。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在清盘裁决前,该公司大部分美元债的价格就已经只有每1美元面值1.5美分左右。自清盘呈请提交以来,恒大在香港上市的两家子公司市值已下跌超过80%,挽救其部分价值的前景也十分黯淡。

即使颁布了清盘令,法官仍为重组安排留下了余地。但债券持有人心灰意冷。

“公司未能与我们好好沟通,”恒大债权人特设小组的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Kirkland & Ellis LLP的合伙人Fergus Saurin表示。“这种情况下,被清盘只能怪它自己。”

4. 市场反应如何?

周一暴跌21%至0.16港元左右后,恒大股票停牌。其市值仅剩下21.5亿港元,远低于2017年4,140亿港元的峰值。

更广泛的市场反应则较为平淡,表明投资者对此已有预期。彭博行业研究中资地产股指数周一一度下跌1.4%。

5. 裁决是否可能导致危机蔓延?

恒大的许多同行也已经发生违约。有十多家中资开发商正面临旷日持久的清盘聆讯,包括中型房企龙光集团和佳兆业。恒大的判决将如何执行,将受到密切关注以寻先例。

自2021年房地产危机爆发以来,香港法院已对其他中资开发商发出了至少三项清盘令。但就复杂程度、资产规模和利益相关者数量而言,没有一家能与恒大相提并论。

6. 这一决定将如何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

任何负面消息都势必会打击本就脆弱的中国购房者情绪。由于担心楼盘烂尾,人们避免购买民营开发商的新房。

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开发商的融资支持力度,并放松了楼市调控,但市场依旧量价齐跌。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Kristy Hu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清盘令“让近期支撑市场的政策举措打了折扣”。

7. 许家印会怎样?

自被调查以来,许家印的命运仍是个大大的未知数。法官陈静芬表示,清盘将有助于解决一些问题,包括许家印对其房地产帝国剩余资产的控制。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财富 —— 2017年巅峰时曾达到420亿美元 —— 已支离破碎。

8. 为何没有救助?

中国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房住不炒”的表态一致。尽管官方开始放松某些较为严格的政策,但这一总基调依然未变。

习近平希望经济增长由制造业、服务业等可持续的领域驱动,而不是房地产。中国政府对救助高收益债券海外投资者的兴趣也不大。

9. 恒大对此有何评论?

恒大执行总裁肖恩周一表示,将积极与清盘人沟通,依法配合清盘人履行相关程序。他在一份书面声明中称,公司已尽全力,对法院的裁决结果感到非常遗憾。声明没有提及该公司是否会上诉。

肖恩强调,法院颁布的清盘令所涉主体是恒大在香港上市的实体,集团旗下其他公司的管理运营体系保持不变,集团仍将努力尽一切可能保障境内业务和经营稳定,稳步推进保交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