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代外交》网站3月28日刊登题为《对宁静祥和的向往源自中国》的文章,作者是印尼伊斯兰大学助理研究员古弗龙·戈扎利。文章摘编如下:

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加沙冲突仍未解决。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已造成数万巴勒斯坦人死亡的悲剧。加沙总人口230万,其中85%的居民被迫沦为难民。此前,安理会多次试图通过停火决议,都遭到美国否决。南非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种族灭绝。

与美西方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提出了令人感兴趣的解决方案。从冲突一开始,中国就一直主张“两国方案”。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冲突调解人,设法解决冲突,或至少为停火创造有利条件。

2024年3月,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官员表示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并敦促安理会个别成员国不要为此设置障碍。这一表态凸显了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挑战现状的勇气。

作为一个经受过殖民苦难的国家,中国与中东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巴勒斯坦,有很多相通之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坚定地支持反帝国主义斗争,这一立场至今仍未改变。

中国的立场不仅限于解决巴以冲突。中国2023年在沙特和伊朗之间斡旋,为促使双方和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在解决九场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南苏丹、阿富汗和缅甸的冲突。

中国的外交方针可以追溯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坚持这些原则,中国成功地确立了自己全球冲突调解人的重要地位。这彰显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决心,突出了其作为国际冲突调解人的有效性。

中国不仅仅是调停者,还是一个有远见的国家,为全球舞台提供创新想法和理念。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名为“全球安全倡议”的创新概念,其首要目标是建立更加公平的全球结构,这深深根植于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

全球安全倡议强调政治解决方案优于法律机制和国际规范,主张把直接对话和论坛作为最有效的解决手段。

全球安全倡议与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一致的。全球发展倡议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反过来,发展又是安全的基石。这种共生关系可以用“通过发展实现和平”来概括。

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它战略敏锐性和计划周密性的体现。通过自己巨大的吸引力和能力,中国正在推进国际格局积极演变。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冲突的解决,避免侵略或对抗。

中国承认它的国际影响力是解决冲突的有力工具。因此,中国致力于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使用这种影响力。

对中国来说,通往安全的道路存在于各方共同的发展愿景,而发展是应对各种挑战的灵丹妙药。(编译/潘晓燕)